盲道上的奋斗者
全盲以后,还能当大学教师?并且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十多年?说起来,肯定会有很多人不相信。但这样的事,就发生在王恤民身上。
1989年,王恤民先生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四年之后,他又接过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这也是苏州大学第一位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教育工作者。
1995年,退休后的王恤民当选为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盲人协会主席。他说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能走进社会,为大家做些事。“我的人生道路时时凝聚着党的关怀与培养,饮水思源是我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动力,我要在新时代党的阳光照耀下前进。”
风雨压不跨苦难中开花
“奋斗是共产党员最好的姿态,我的人生道路充满着变数,而始终不变的奋斗是我成功的关键,我是在盲道上通过奋斗走出来的幸运者!” 说起他的人生感悟时,王恤民笑着答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幼的王恤民尚在襁褓之中。在战乱年代,他的生活十分贫苦。当谈到童年时,王恤民说:“从小我就患有因视网膜色素变性而导致的夜盲症,同时在肩背部有大面积的血管瘤。贫穷和疾病的双重压力使我失去了许多快乐,但这也同时让我萌生了奋斗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想法。”
1952年,已经失学两年的王恤民考上了宜兴速成师范班,再次踏进学校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一年后学校突然宣布解散,但王恤民并没有就此放弃学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无锡师范学校。尽管求学之路几经波折,他始终乐观面对,从不言弃。1956年,他顺利考入了苏州大学前身——江苏师范学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四年学业并成功留校任教。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王恤民从小就患有眼疾,加之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他的视网膜出现了异常。从1978年开始,他必须戴上高度老花镜再加放大镜才能看书写字,几经治疗,视力依然没能改善。1989年的某天清晨,王恤民醒来后发现自己彻底失去了眼前仅有的一点光感,没有了视力,教书仿佛变成了天方夜谭。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王恤民的妻子汪美娟感受到了丈夫对于三尺讲台的不舍、对于教书育人的坚守,她勇敢地站在了丈夫的身边,对他说:“你教吧,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我会牵着你的手,带你走上讲台。”从那以后,苏州大学的校园内总会出现一对牵着手的夫妻,妻子在前,丈夫在后,两手相握,走得很慢却很踏实。
坚守初心33载终圆入党梦想
“我是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我立志终身感谢党,一生报党恩。”
说到入党之路时,王恤民激动万分。1956年,刚上大学的王恤民便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入党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尽管在入党这件事情上屡遭挫折,但王恤民却一直以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不断学习充实自身,怀着坚定的信念奋斗前行。用他的话说便是:“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在大学毕业后的数十年中,无论是下乡入厂、深入基层,还是教书育人、关怀社会,王恤民都兢兢业业,以饱满的热情服务社会,用奋斗点亮“盲道”的信念。
特别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许多次在他走访盲人时都被人问道:“王先生,您是老党员吧?”这句话令王恤民颇为感动,因为在他心中,能被认可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无上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激励着他在奋斗之路、奉献之路、圆梦之路上继续前行。1990年,王恤民终于圆了他半生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风华正茂到年近耳顺,他用大半辈子印证了信仰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一个党员的赤子之心。
怀揣一颗初心点亮万家灯火
在参加工作后的第四年,学校安排王恤民下农村、下农场、下工厂从事基层工作,随后又参加政治运动长达10年之久。王恤民由于身患眼疾,独自一人生活尚且不容易,下乡、入场工作更是困难重重,但是他却能够凭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坚持下来。在王恤民心中,共产党是他人生的灯塔,跟党走是一辈子坚守的信念。当王恤民再次走上讲台时,他已到不惑之年。离开讲台16年,王恤民当时面临着外语转型(由俄语转为英语)、新知识充电、教学科研工作等重重压力,加上眼疾已经开始严重恶化,视力模糊,视野呈管状化,看书学习只得借助老花镜、放大镜。他不得不利用所有业余时间充实自己,从教的十多年来,他从不轻易给自己放假,用实际行动践行育人使命。
1988年的一个清晨,52岁的王恤民早晨起来时发现视野一片漆黑,他知道这一天最终还是到来了。尽管双目失明,先生还是决心坚守在讲台上继续教书育人。在妻子汪美娟的协助下,他重新迈进了教室。白天先生在妻子的搀扶下走进校园,给学生们上课;晚上由自己口述,妻子代笔撰写教案。失明之后,人们经常能看到他们夫妻俩人牵着手在校园中漫步,有人看到会打趣说:“王老师和他老伴儿的感情真好。”对他而言,那几年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失明的日子却并不暗淡。
“我老了,只想用余生、余力做点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是自己在用实际行动向党倾诉心中感恩的话。作为一名党员,我们需要捧着一颗为民的初心、育人的赤心,怀着满腔热血,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王恤民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1995年,退休后的王恤民当选为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盲人协会主席。亲身体验过失明的痛苦,他立下誓言后半生为盲人事业献出余热。23年间,他始终如一,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平凡与不平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承诺,用奉献彰显党员本色,任职初期,为了尽快适应岗位要求,王恤民克服重重困难,在妻子汪美娟的搀扶下,开始一家家走访残疾人家庭和工作单位,累计拜访残疾人超过一千人次。在调研中,他始终坚持用务实担当、敬业奉献来书写党员忠诚,年复一年活跃在残疾人群体的大家庭中。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江苏省优秀教育奖”、“苏州市道德模范”......一本本烫金的荣誉证书,见证着王恤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奋斗历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我常常告诫自己要反省,想一想入党的初心是什么?在职应该做什么?退休后还应该留什么?如何始终保持一名党员的先进性?”从风华正茂到年逾耄耋,王恤民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信仰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