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开始举办的国际干燥研讨会(International Drying Symposium, IDS)是国际最权威最大型的干燥学与干燥技术会议。创始人奖(Founder's Award)是由IDS系列研讨会的创始人Mujumdar教授于2014年创立的一个独特奖项。该奖面向全球,具有极高的入选标准。该奖由Drying Technology杂志的出版商泰勒弗朗西斯集团(Taylor and Francis, T&F)赞助。该奖的相关奖励酬金由IDS创始人Mujumdar教授和T&F出版商平均分摊。 因此,是一项创新性的大奖。
由于陈晓东教授在国际干燥学领域的研究成就,2014年第十九届IDS评奖委员会选择他作为该奖的获得者。
20多年以来,陈晓东教授在干燥学的多个研究方向上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其对喷雾干燥领域的贡献尤其突出。他开创性的用化学反应工程方法描述干燥过程(Reaction Engineering Approach)的工作已奠定了一个能够透彻分析干燥过程中多个物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框架。该框架原本只是针对喷雾干燥过程,后来被证实对研究多种不同物质(例如食品,生物体与其它固态材料)的干燥过程同样有效,甚至对研究复杂的混合干燥过程也同等有效。此方法大大减少了从工业试验上提取模型参数的难度。因此,这一成果无疑是干燥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除了提出上述的理论框架外,陈晓东教授在喷雾干燥的实验研究范畴内做出了两大非常重要的贡献。其一,他和团队拓展了“玻璃丝技术”(glass filament technique),实现了对微小液滴干燥动力学及其功能特征的精准测量;其二,他领导团队开发了单分散均一液滴生成与干燥新技术。这两项技术实现了对液滴干燥过程的平行观测。而单液滴流干燥技术和“玻璃丝”技术的结合构建出了一个独特的喷雾干燥实验与过程放大的框架体系。该体系现已被世界上多家大企业与研究单位认可并用于喷雾干燥产品与过程的开发。
为促进干燥界研究人员协作关系的连续性,陈晓东教授担任了2012年厦门IDS组委会主席并成功举办了IDS2012(第十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活跃的交流平台,而且吸引了工业界多家大型干燥公司的参会。会上,陈晓东教授首次牵头发起来青年干燥学者会后研讨会(post-conference seminar),以加强干燥领域新兴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这种大会后进行小规模研讨会的方式,干燥界资深研究人员实现了以“辅导”的方式和青年学生与青年研究者分享他们的学术视角与观点。
至今,陈晓东教授已发表430多篇期刊论文,超过220篇会议论文;做了几十个大会报告。在化工领域,已撰写超过20个专著章节、3本专著。这些成果清晰地反映了陈晓东教授在干燥科学与技术及其它化工研究领域的持续卓越贡献。